三伏天 老年人如何保护心脑血管
在大多数人的伏天印象中,心脏病、老年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常发生在冬季。人何j9其实,保护夏季的心脑血管高温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。
气温越高心脑血管越“受伤”
研究发现,伏天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环境温度呈“U”型曲线关系,老年而且高温对死亡率的人何影响远大于低温。当平均温度在15.6~31.4摄氏度时,保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低;当气温超出这个范围时,心脑血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逐步升高。伏天进一步研究发现,老年低温对心脑血管的人何危害存在0~21天的滞后期,而高温对心脑血管的保护危害一般会在7天内出现。当气温在31摄氏度以上时,心脑血管j9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,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便会升高34.1%。
高温为什么会让心脑血管“受伤”呢?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。
1.气温升高可引起皮下血管扩张,体表的血流量增加,使心脏和大脑供血减少,进而导致心脏和大脑缺血、缺氧。
2.夏季天气炎热,如果没有及时补水,人体易出现体液流失过多、血液黏度增加、血液流速减慢等情况,进而形成血栓。
3.环境温度升高可引起血压下降,有些老年人会擅自减少降压药的剂量,导致夜间血压升高。因此,老年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,调整药物剂量。
4.在夏季,多数家庭会使用空调降温,环境温度的明显变化,可导致血管骤然收缩或扩张,血管脆性增加,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在夏季保护血管这样做
那么,在酷热难耐的夏季,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心脑血管呢?
避免烈日暴晒 适当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,但在夏季,老年人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。
合理使用空调 即使天气炎热,老年人也不要把空调温度设置得过低,一般以26摄氏度左右为宜,最好将室内外温差控制在7摄氏度以内。使用空调每隔2~3小时,应该开窗通风30分钟。
及时补充水分 每天最好饮水2000~2500毫升,从事户外工作或剧烈运动后,应适当增加饮水量。喝水时,要小口慢喝,一次饮水不要超过500毫升。
适宜清淡饮食 夏季,人体消化道功能减退,老年人可以适当增加瓜果蔬菜和豆制品的摄入,并在主食中加入粗粮,避免进食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。
保持良好心情 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烦躁,负面情绪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因此,老年人应保持心态平和,积极向上的情绪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。
来源:“健康中国”微信公众号
- ·体重管理,你“达标”了吗?中医师支招助你科学享“瘦”
- ·梅州首家!梅县区双拥共建医院揭牌
- ·梅州日报《百年球乡》专栏采风行,启动!
- ·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已有明确界线!最高法、最高检和公安部发布惩治指导意见
- ·2月我国汽车整车进出口情况如何?看看这组数据→
- ·中芯云联精密加工项目正式投产
- ·蒸、炒、烘、腌...梅州这个培训班,“点亮”残疾人就业之路!
- ·客籍人士张丰年再次被苏里南总统授予苏里南荣誉勋章
- ·未来三天梅州雷雨清晰,留意提防强对于流!
- ·近期我市流感散发以甲型H3和乙型V型为主!呼吁市民积极接种流感疫苗
- ·“我们的节日——中秋” 梅州各县(市、区)开展庆祝中秋节系列活动 月满人团圆 情浓意更浓
- ·汕梅高速手工制作的“月饼”,平安为馅!
- ·关爱“新”群体,凝聚“新”实力!这份建议书请查收
- ·球王争霸赛9月23日兴宁鸣哨!8支球队争夺月冠军
- ·中秋、国庆期间,梅州火车站加开广州方向临客
- ·汕梅高速国庆出行指引,过往司乘请查收!